家用暖氣片測評
南方的冬季,陰冷潮濕,與大自然硬抗顯然不是好主意,那怎么辦?空調?地暖?暖氣片?科學分析表明:最理想的是地板輻射采暖系統(tǒng),如下圖,理想的的溫度曲線和地暖的溫度梯度分布基本一致,但問題又來了,地暖需要在房子裝修前期統(tǒng)籌規(guī)劃,如果已交付的精裝新房或者精裝二手房就不便安裝了,因此我們將著重圍繞如何解決精裝房的冬季采暖問題展開討論。
先說主流配置的熱空調,不管是分體空調好,還是一拖多VRF空調也好,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冷媒直接蒸發(fā)來處理空氣溫度和濕度,經過大量的實測調研,基本可以認為:冬季舒適度不佳。具體表現在:熱空氣聚集在兩米高處,經實測高達30度,卻無法影響低處的空氣,如人體膝蓋處,空氣溫度經實測只有8~10度,溫度梯度分布見下圖。而且,最為關鍵的是,熱空氣造成室內相對濕度急劇下降,從初始的50%降低到35%左右,直接反映在:皮膚加速皸裂、織物產生靜電、塵螨加速漂浮,從而造成了室內環(huán)境的惡化。因此可以得出結論:用熱空調不可取。
那么問題怎么破?要不試試暖氣片?看看實際效果如何?暖氣片市面上有很多種,從加熱形式上看,基本可以分為電熱絲加熱空氣直接采暖和電熱絲加熱水體間接采暖兩種方式,那就簡單了,說干就干,迅速入手兩款代表性產品,自己實測采暖結果,讓數據說話。先讓我們看看是哪兩種產品:
暖氣片的體型較小者,電驅動,1kw和2kw兩個檔位,直接加熱;
暖氣片體型較大者,電驅動,1.5kw,可調溫度器,間接加熱;
實測區(qū)域:衛(wèi)生間,面積經過測定約為4平米,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暖氣片加熱,并定周期(暫定十分鐘)測定室內溫度變化情況,并最終形成了以下表格;
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直接加熱的暖氣片,升溫較快,五十分鐘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最終室內溫度穩(wěn)定在18℃。間接加熱的宏倍斯暖氣片,升溫較慢,需要一個小時十分鐘才能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最終室內溫度同樣穩(wěn)定在18℃。
關于人體舒適度,在狹小的衛(wèi)生間,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后非常暖和,沒有任何的干燥感,用兩種暖氣片差別不大,如果一定要選一個較好的,還是間接加熱的更舒服一點;
暖氣片不同于空調,加熱時間較長,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時間較長,從舒適角度講,建議只要人在屋里,就保持開啟狀態(tài),頻繁開啟不利于環(huán)境舒適度的保持,更不利于節(jié)能?,F階段產品均不具備遠程物聯網調控功能,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夠實現;
在南方沒有集中暖氣、地暖設施,且室內環(huán)境不允許翻新的前提下,冬季的采暖建議采用電驅動間接加熱的暖氣片,強烈建議采購可移動腳輪,便于在各個房間內移動,達到靈活調節(jié)與節(jié)能的雙重功效。
免責聲明:
本站部份內容系網友自發(fā)上傳與轉載,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如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